前不久,学院杨一鸣同学的文章《给先生的一封信》,深情讲述了自己与徐贵权老师的交往经历,在师生中引起强烈情感共鸣。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徐贵权教授在读了这封信之后,热情回应青年学子:学生,我心中的骄傲。全文如下:
我从教时间不长,连头带尾、满打满算不过34年,也算是跨越两个世纪啦。其实跨世纪算不了什么,我所接触的60后、70后、80后、90后学生,都是跨世纪的呢。
我教授过的学生有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有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和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1983年伊始,一年一年又一年,几乎每届学生的身影,都常在我的脑海中浮现。真正可爱的,也许永远是学生。
我是个不善交往的老师,从来不刻意记住哪位学生,但总有一些学生,真的是忘不了的。我稍稍回忆一下,好像几乎每一届都有那么几个学生,常常让我心生温馨与骄傲,他/她们也常常在与当年的同窗相遇时念叨我这个老师,关心我的现状,言说我的那些好,还有那些糗事。
这样的学生,各有个性,但似乎又有几个共同的特点。对此,大家一定希望我说来听听。好吧,我就说说啦。
他/她们好读书但不死读书,比较有灵性,比较好思考,还喜欢写点什么,他/她们的文字也许青涩,也许有点幼稚,但总是蕴涵着向上的力量、美好的憧憬与追求。看到他/她们的文字,我欣赏,我点赞,再就是会作些点拨,甚至会直接修改,他/她们似乎因此而获得了一些成长。对此,他/她们,我的学生,是心存感激的。
他/她们乐于敢于交往但不俗,他/她们有好事喜欢和我分享,有苦恼愿意向我诉说,有困惑喜欢找我交流,有困难喜欢寻求我的帮助,与我的交往平实、有分寸感,从不俗气。他/她们每每会说:和老师的一番交流,心中敞亮了许多,踏实了许多,前行的脚步坚定了许多。从他/她们的目光和言说中,我更悟出了一名老师的担当与价值。
他/她们出身一般甚至是寒门子弟但自信自强有担当,他/她们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实现梦想的路径,自信而不自卑,自强而不依赖,积极进取有作为,做人做事有担当,是让父母亲人放心的年轻人。我常常会想,我们一些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们,如果像他/她们这样,该有多大的造化。
他/她们热心社会工作但不张扬、不霸道,他/她们是大大小小的学生干部,总是低调行事、默默奉献,从不张扬,并注意在参与学生管理与教育的过程中尊重领导、老师和尊重同学,注重锻炼、提高自己的沟通、组织、协调能力,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弟子不必不如师。如今,我的一些学生在很多方面都实现了对我的超越,更多的弟子正蓄势待发,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前途也许不可限量。
学生的培养,是不同学科以及同一学科众多老师协同烛照、耕耘的过程,学生的成长凝聚着多少老师的默默无闻和学生自己的内生张力!但倘若学生在那心底认同某某老师给予自己的影响,这些老师必有特别之处,这些老师也许会更多一分的欣慰和幸福!
学校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学生一拨又一拨,成千上万,能让映入老师脑海久久在场的,也一定有某种不凡。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希望我的学生们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把握知足、知不足、不知足的平衡点,不忘初心,学会珍惜,稳健地行进在向上的道路上,成为老师心中永远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