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4日,文学院中文系全体老师在文学院会议室召开关于践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讨论。文学院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江健出席会议。
为了便于交流,杜运威提出请各位先说说落实课堂师生互动环节的举措有哪些?周薇老师结合《文学概论》这样课程认为如果不把概念讲清楚,学生根本就无法进行下一步运用,所以大部分时间还是我个人讲授为主。当然也会设置许多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目前其课堂上与师生互动的措施还是问答式。焦亚东老师提出上课时与学生的眼神交流、会心一笑,点头示意,亲切交谈等等都属于互动。几位台湾新进教师也提出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比如傅及光谈到到讲台下面走走,甚至偶尔做到学生中间去,有利于督促他们好好听课;郑雅丰指出互联网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及视频、音频的混合去创造教学语境,都会提升教学效果;张诒政则结合学生生源地拓展教学内容,比如谈及古代文学作品的边塞诗时,就让新疆的一些学生先说说你们家乡的风土人情、自然环境,然后再切入到诗歌中;讲到山水田园诗的时候,就让贵州、苏州或其他农村的孩子讲讲他们的生活环境,不仅互相认识一下,也便于理解诗歌中的环境描写。
高山老师特别指出讨论式教学也是非常好的教学方法,课堂不再是满堂灌,让学生自己围绕某个问题展开讨论,这对教师提出很高要求,你必须认认真真地听学生在讲什么,进行到了哪一步,如何去适当的引导他们?当然这种方式不能全部搬到课堂,两三次还可以,多了效果也不大好。那么“以学生为中心”是不是就要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老师们普遍反对这种做法。晁瑞老师指出像《古代汉语》这样的课程,说实话对本科生来说是很难的,如果我不讲,让他们去自学或者讨论,那根本不可能完成。我只有先讲透彻了,学生理解了,在此基础上再去融会贯通。
最后,江健老师对今天的讨论做了高度总结,她认为“以学生为中心”这是教学理念,并不能用互动时间长短、互动次数多少等指标去僵化的衡量,只要每位教师做到“心中有学生”,时刻为学生着想,就是非常好的落实了这个理念。具体如何做到心中有学生?首先就是备教材,教材不吃透,就不能运用自如,就是对学生不负责。其次是备学情,你对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不了解,讲课自然会出现各种问题。反之,如果对学生的生活、兴趣、情感等有一个大概的调查,适当在课程中插入吸引他们的话题,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
通过这次讨论,中文系老师都觉得受益匪浅,尤其对年轻教师来说是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同时,这是也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进一步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