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文件 >> 正文

努力加强自身建设 持续推进关工委工作常态化

作者:ggw 审核人: [发表时间]:2015-11-11 [来源]: [浏览次数]:

链接地址:http://www.ec.js.edu.cn/art/2013/11/20/art_4479_139123.html

省教育系统关工委主任葛高林在全省教育系统关工委

第13期骨干培训班上的讲话提纲

(2013年11月)

一、加强关工委自身建设的重要性

古人云:打铁须得自身硬。

毛泽东主席教导我们:政策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这些说的都是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性。自身建设是成功之基,胜利之本。

江苏教育系统关工委成立20周年的成功实践证明,关工委工作的不断发展进步,都是在关工委自身建设不断加强的前提下实现的。可见,加强自身建设是关工委卓有成效开展工作的前提。同时也说明,要增强关工委的凝聚力、感召力、战斗力,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也必须加强自身建设。

当前,江苏教育系统关工委面临着新的发展任务。

且不说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形势给我们担当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任务带来的极端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也不说教育工作的发展给我们关工委工作带来的新挑战,仅从我们面对的常态化任务来看就已经是够繁重的了。

从全省各市、县(市、区)教育局、公办高等学校的情况来看,省教育厅党组提出的从2011年开始用三年左右时间实现关工委工作常态化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落实教育部党组20号文件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党组51号文件,以及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联合下发的苏教财57号 苏财教147号文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本单位党委重视,领导班子建设,办公条件改善,经费保障,工作规范运行,工作特色形成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做到了关工委工作摆上了党委议事日程,纳入了党政工作运行轨道;日常工作团队比较齐整,实际工作比较到位;开展工作有经费,办公条件有保障;基层组织健全,开展活动比较正常;离退休老同志有条件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参与率超过了50%。上述单位的关工委工作达到了新的平衡点,站上了新的发展起跑线。当前,这些单位面临的任务是抓关工委工作常态化的巩固提高,进一步推动工作创新,强化特色品牌建设。

从高等学校二级学院和广大中小学来说,按照省教育厅党组的部署,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用3至5年时间,开展常态化合格单位创建工作,基本实现关工委工作常态化。高校二级学院关工委工作常态化工作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进行,校关工委当好参谋助手具体抓,一般用3年左右时间。中小学关工委工作常态化工作以县(市、区)教育局党委领导为主,省辖市教育局党委统一把关,市、县(市、区)教育局关工委当好参谋助手具体抓,一般用3至5年左右时间。这项工作怎么进行?我在高校二级学院关工委工作常态化建设研讨会和普教系统基层关工委工作常态化建设研讨会上都有专门讲话,都已经发布在省教育系统关工委的网页上,大家可在工作中参考。

我省高校二级学院、中等职业学校、特教学校以及普通中小学和幼儿园面广量大。这些单位的关工委工作较高校校级层面和市、县(市、区)教育局,基础要薄弱得多,不平衡性要大得多,需解决的问题类型也多得多。对这些单位的常态化建设,我们既要看到有利条件,更要对艰巨性有充分认识。要通过我们细致的工作,对照要求,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过堂,成熟一个,认定一个,不赶时间,不追求进度。切切实实把常态化建设作为加强关工委建设的重要机遇来抓。

综上所述,面对这样一个发展任务,我们必须首先把自身建设抓紧抓好。

再说,目前我省教育系统各级党委重视关工委工作已经形成长效机制,可以说,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办公条件给办公条件。如果我们关工委工作搞不好,那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也必须努力把关工委自身建设搞好。更何况我们关工委自身建设中还存在薄弱环节和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呢?我们一定要把关工委自身建设既作为长远之计,又作为当务之急。

二、关工委自身建设的目标

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党组51号文件规定:“要按照‘学习型、服务型、调研型、创新型’的要求和建立长效机制的目标,锲而不舍地努力,把各地各校的关工委建设成为有活力、有战斗力、有影响力的和谐集体”。这就是我们教育系统关工委自身建设的目标,我们要按照这样一个目标去努力。

关于这个目标,我不想全面地谈,这里我只想就“四型”的要求,谈些粗浅的体会。

所谓“学习型”。我认为就是要明确学习的目的和要求,健全学习制度,改进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追求学习效果,实现学习常态化。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了解本单位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提高围绕中心开展工作的本领;要通过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研究新媒体,掌握现代化工作手段;要不断增强为青少年学生、青年教职工以及老同志队伍需求的服务能力;关工委领导成员还要努力学习领导科学,提高组织、协调、配合的水平,特别要增强破解难题的信心和能力;要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向基层学习,向工作对象学习,向外地、外单位先进经验学习,努力充实自己。从而使我们教育系统关工委真正具备完成教育部党组和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党组提出的关工委工作任务的能力水平。

所谓“服务型”。就是要认真理解和坚持关工委“围绕中心、配合补充,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立足基层、注重实效”的工作方针,摆正位置、放开眼界、拓宽视野、努力工作。要在本单位党组织的领导下,配合党政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围绕中心开展工作,自觉地服务大局;要当好参谋助手,搞好建言献策,努力争取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同时加强和相关职能部门协调动作,为在职同志发挥主导作用服务;要从离退休老同志队伍实际出发,充分调动老同志积极性,充分发挥老同志优势,充分尊重老同志的首创精神,为离退休老同志队伍发挥主体作用服务;要建立老同志的“资源菜单”和青少年学生、青年教职工的“需求菜单”,然后把两个菜单有效对接,努力实现老同志参与率和满足青少年需求的最大化;要配合教育部门、学校、妇联、文明办等办好家长学校,校外教育辅导站,为推进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服务;还可以运用老同志的科技资源为社会经济服务。

所谓“调研型”。调查研究是把握实情,总结经验,正确决策,指导工作的基础,是一项经常性基础性的工作。当前,我们教育系统常态化工作正在向基层推进,面临的问题多,难度大,我们必须要认真调查研究,加大破解难题的力度。调查研究不能走马观花,浅尝辄止,一定要在“深”字上下功夫。要深入到离退休老同志中间去,掌握他们中的资源,建立资源档案,并形成工作骨干。同时了解他们所想、所思、所为,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动员他们为青少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要深入到青少年当中去,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对普遍性的需求和特殊性的需求进行梳理,形成“需求菜单”。对重点人头,比如,学习困难、生活困难、残疾、有病,有心理问题,有行为问题以及有入党进步要求,可以作为接班人培养,等等,建立专门档案,以便会同相关部门有针对性、有效地开展工作;上级关工委要深入到下级关工委中去,总结经验,发现典型,培养典型,推广典型。对于普遍性的问题,组织专题调研,各个击破,探求解决规律和办法。对于特殊性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离退休老同志较多的单位,可以把有经验的同志组成“调研组”。调研的项目可以是上级下达的,也可以是从实际出发提出建议经上级同意后确定的。还可以就关工委工作中热点、难点问题自定的。调研内容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专题性的,还可以是前瞻性的。调研要选准切入点,急领导所急,帮领导所需,尽关工委所能,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多年来,我省教育系统关工委非常重视调研工作,在全省组织过几次大的调研,诸如,青少年思想状况调研,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研、留守儿童状况调研、学生食堂情况调研等,每次调研都形成调研报告,上报教育厅、省关工委、省文明办,得到高度认同和充分肯定。 最近,教育部关工委召开了全国高校关工委工作经验交流会,会上田淑兰主任对调查研究提出了要求。她说,应对多元思想文化并存、社会急剧转型、信息传播迅捷的外部环境,师生的思想状况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必须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切实摸清师生思想动态,把准师生思想脉搏,掌握师生需求,进而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取得实效。高校关工委一定要把调研工作作为发挥老同志优势和作用的重要方法常抓不懈。通过调研,提出建议,当好参谋助手。在选题上既可以围绕高校青年教师和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如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当代大学生关注的思想热点问题分析,大学生择业心理调查等;也可以围绕高校关工委如何配合当前教育中心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如,教育部“立德树人”工程中关工委如何定位?在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体系下关工委如何发挥作用?在社会实践育人体制机制建设中关工委的着力点在哪里等等。希望各地各校关工委在调查研究上能有更多作为,更多建树。

所谓“创新型”。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和进步的灵魂。关工委要长期存在、发展和进步,就必须不断创新。衡量一个关工委工作有无特色,有没有活力,主要是看他们工作有无创新。因此,我们一定要树立创新的理念,提高创新的勇气,积极进行创新实践。

其实,创新并不难,并不是高不可攀的。我们把日常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梳理出来,用发展的眼光看,把阻碍前进的问题找出来,进行立项;然后有针对性地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形成的原因;排出几种解决的办法并加以优选;办法确定以后,努力加以坚持,在坚持中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我认为这个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不过,应当指出的是,不要以为创新很容易,可以一蹴而就,它需要付出辛勤劳动,需要按规律办事,需要经过实践和时间的检验,需要经过成功和失败的考验。效果好的受到公认的能在一定范围内推广的才算是真正的创新成果。

创新涉及的方面很多。可以是理念方面的。理念方面的创新是带有引导性的。大的方面可以改变一个时代,中等的可以改变一个发展阶段,小的也可以改变一个单位和个人的命运。比如1979年邓小平倡导的真理标准的讨论,就把中国带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道路。2009年省教育系统关工委提出的按照核心层、骨干层、参与层三个阶层来抓队伍建设的要求,也是关工委工作理念上的创新。2010年,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党组51号文件指出:教育关工委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怎么重视都不过分。这句话是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同志最早提出来,后来写到51号文件去的。这个重要观点是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党组贯彻教育部党组20号文件的一个重要创造和发展。它经过省教育系统关工委的大力落实,不仅有力地推动各级党委把关工委工作提上议事日程,纳入党政工作运行轨道,融入日常工作之中,在职同志发挥主导作用;而且为老同志开展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极大地鼓舞他们发挥主体作用;还为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联合下发文件解决各级关工委工作经费和驻会老同志补贴等提供了舆论支持。可见,理论上的创新威力之大。

创新可以是工作方法方面的。比如华罗庚“优选法”,在很多领域广泛应用,促进生产力的进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可见,先进的工作方法,其威力也是很大的。

创新可以是工作载体方面的。针对要解决的问题,设计出一个载体,然后组织推动,抓好落实。比如,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党组51号文件中指出的,为了发挥委员单位的作用,关工委和委员单位联合建立工作小组,文件中列了九个小组,这就是载体方面的创新。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在落实过程中,提出在工作小组中实行在职同志和老同志共同担任组长的“双组长制”,把关工委工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结合在一起,融合起来,为关工委围绕中心开展工作,找到了一个结合点、关键点,同样也是一个创新。目前这种模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而且,关工委“双主任”、“双常务副主任”、“双秘书长”等模式也相继产生。这就说明,这种创新得到了充分的认同,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双制”配备是关工委自身建设的方向,我们要大力推广。为了充分运用老同志的资源,同时使青少年的需求得到尽可能的满足,无锡机电高职校关工委设计了一个工作载体——“双菜单制”,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为了解决中小学生放学后的教育管理,消除家长的后顾之忧,海门市教育局关工委设计了一个工作载体——校外教育辅导站,在全省教育系统普遍推广,经省关工委的精心打造,已成为省关工委的一个特色品牌。为了帮助困难学生,各地各校创新了不少工作载体,比如江苏大学关工委的“关爱超市”,无锡教育系统关工委的“聚社会企业资金,助贫困学子圆梦”等。为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南通大学设计了“谈心屋”,这种载体在我省大中小学得到了广泛推广。无锡市华庄镇所有中小学都建立了谈心屋,谈心活动广泛开展,学生家长都很认同。民办学校没有退休人员,为了有效地开展工作,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创设了“一岗双责”模式,为民办学校开展关工委工作找到了一条有效路子。

创新也可以是机制方面的。机制是在制度普遍建立和坚持的情况下形成的。2005年省教育厅在我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各项制度普遍建立的前提下,提出了普遍建立长效机制的要求。经过5年的努力到2009年,我省普遍建立了党委重视关工委工作的机制,关工委组织建设机制,关工委工作运行机制,关工委条件保障机制和表彰激励机制,大大促进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关工委整体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在五大机制普遍建立的基础上,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党组又及时引导,提出了在全省教育系统创建关工委工作常态化合格单位的要求,经过三年的努力,市、县(市、区)教育局和公办高等学校基本达到合格单位的要求。常态化解决了长效机制阶段没有解决的问题,使全省关工委工作上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沛县教育局关工委为了使扶困助学常态化,在全县创建了“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的扶贫助学长效机制,产生了非常好的社会影响。可见,机制创新的力量是相当大的。关工委工作富有成效,一定要在机制上下功夫。

今年,省教育系统关工委为了总结过去的创新经验,推动全省各级教育关工委勇于创新,组织了首次创新奖评比。半年来,经组织发动申报,公开征集意见,邀请专家评审,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办公会议研究,共评出一等奖10个,二等奖15个,另有工作创新提名奖2个。这些经验是我省各级教育关工委的宝贵工作财富,我们要珍惜,要普遍推广应用,使之遍地开花结果,并在这个基础上创作出新的成果。我们将每两年评选一次工作创新奖,从而推动我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创新的蓬勃发展。

三、当前关工委自身建设的主要任务

关于关工委自身建设问题,教育部党组20号文件,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党组51号文件,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联合下发的苏教财57号、苏财教147号文件都有全面的要求。因此,我们要认真组织学习、领会这三个文件的精神实质和具体规定,用三个文件指导我们的自身建设,加大实践力度,从而推动自身建设上台阶、上水平。

如何抓自身建设,无外乎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四个方面来抓。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和要求都很多,今天,我只想重点强调一些方面,供大家参考。

1.思想建设是自身建设的灵魂。思想上的东西是无形的,但能指导行动。在这方面,我们要求真。

关工委是政治组织,我们要把政治建设放在思想建设的第一位。认真学习党的大政方针,大的部署要求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使我们关工委工作沿着党的要求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

解决认识问题是做好关工委工作的先导。我们要从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高度,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高度,引导从事关工委工作的同志,认识加强关工委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忘我的精神,积极投身关心下一代事业。特别是关工委中的在职同志,要按照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党组的要求,牢固确立关工委是教育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和“无论怎么重视都不过分”的意识,真心实意地关心、重视、支持关工委工作,发挥好主导作用。在教育引导的同时,我们还可以采用典型引路的办法,提高人们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认识,推动工作的开展。在运用典型引路时,要注意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典型以便扩大普及面。

关工委是协助党政领导做青少年工作的。对中小学生而言,重点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对大学生和青年教职工而言,重点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要完成好这个任务,我们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决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思想建设方面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是,思想观念、思想方法、思维方式要适应形势的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既要坚持和发扬革命传统,又不能用僵化了的东西去说教,防止误人子弟。

2.组织建设是自身建设的关键。在这方面,我们要求实。

已经基本实现关工委工作常态化的单位,当前要做好三件事。一是少数单位主任、常务副主任、秘书长缺额的要抓紧补充,缺一个补一个,随缺随补,做到补充到位;二抓在职同志的主导作用到位,特别是委员单位发挥作用到位。从2009年起,我们组织印发了《关工委在职领导座谈会纪要》、《关工委主任(老同志)座谈会纪要》、《关工委秘书长座谈会纪要》、《充分发挥委员单位作用座谈会纪要》,最近,我们又印发了扬州大学发挥委员单位作用的经验,加之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党组51号文件对委员单位提出的具体要求,还有《在职领导发挥主导作用实绩录》这本书里的经验等等,应当说,抓职能到位条件相当好。三抓日常工作团队(不含在各种载体工作的人员)配备和发挥作用到位。据2012年统计,101所公办高校中,秘书处人员354个,加上关工委主任,分管领导,常务副主任,基本上实现了每校5至7人的要求。但是具体分析一下,在秘书处354人中,离退休同志只有93个,校均还不到一个,明显老同志偏少。从13个大市、104个县(市、区)的情况来看,共有专职人员394个,加之在职领导,每个单位基本上实现了3至5人的要求。但总的来看,离退休老同志仍偏少一些。因此,下一步在日常工作团队配备上,要适当增加离退休老同志的数量。每个单位日常工作团队中老同志不应少于3人,高等学校还可以多一些。这样,才能做到“三个臭皮匠,凑成一个诸葛亮”,遇事才好商量,才有工作氛围,才能保持工作上的常态化。当然,配备的人一定要选择好,不能拉夫凑数。

日常工作团队是关工委工作常态化的重要保证,处于在职同志发挥主导作用和离退休老同志发挥主体作用关键位置上,关系到这两个作用的正常发挥。应该说,它既是在职同志发展主导作用的参谋部,又是老同志发挥主体作用的指挥部,因此,我想把它定位于“关键作用”。今后,我们要在这方面加大研讨力度,希望各地各单位加强探索,努力实践,创造出经验来,为全省常态化建设巩固提高作贡献。

从高等学校二级学院和广大中小学来说,要在创建常态化合格单位过程中,把领导班子和工作团队建设作为重点来抓,按照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党组51号文件的要求,抓好落实。

队伍建设是组织建设重要组成部分。要认真贯彻中央8号文件精神,引导关工委队伍努力实践“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五老”核心价值精神;大力弘扬以关爱育人为己任的关工委文化;坚持以“急党政所急,帮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的工作定位。要按照核心层、骨干层、参与层“三个层面”的要求分类抓。要运用成功的经验,并创造新的经验切实强化核心层,提升骨干层,扩大参与层,充分发挥在职同志的主导作用和离退休老同志的主体作用,努力加强对青少年政治引导,努力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为落实好省委提出的“要培养品德高尚,富有理想,快乐健康,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江苏人”的工作目标而努力。“双菜单制”是加强关工委队伍建设的一种有效形式,要大力推广。

3.制度建设是关工委自身建设的基础。制度具有基础性、长期性。我们要立足于健全和完善符合时代特色和现代管理科学、符合关工委特点规律的关工委规章制度和工作运行机制,并在些基础上形成长效机制。在制度建设上要求效。不能写在纸上,挂在墙上,风吹掉在地上。要在执行制度,追求制度效果上下功夫。前面已经讲过,2009年前,我省教育系统已经初步建立了五大机制,2010年起为了深化五大机制,又抓了3年常态化建设,我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在制度建设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下一步,在制度建设上,我们还要深化,还要拓展,还要强化。已经实现常态化的单位,要在更高、更深、更宽的层次上建立和健全长效机制。正在创建常态化的单位,要进一步深化五大机制建设,重点在领导机制,组织建设机制、保障机制和完善考核机制上下功夫。特别是关工委工作经费问题,一定要确定额度,不能含糊,不能失去机遇,不能自欺欺人。

4.作风建设是关工委自身建设的根本。作风代表形象,作风是一面旗帜。参加关工委工作的所有同志都要为青少年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并为树立关工委群体的好作风、好形象而努力。

作风包括学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

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学风。关工委老同志一定要遵循周恩来同志的教导,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学习要理论联系实际,要在紧跟时代步伐中学,要在改革和发展中学,要在不断开拓创新中学。通过学习,坚定理论信仰、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决定和信心,提高政治敏感性和鉴别力,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取得工作的主动权和发言权,提高工作质量和实效。

要以良好的学风,促进良好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

思想作风上,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防止因循守旧,不思进取。

工作作风上,要坚持密切联系老同志、青少年,体恤民情,体察民意,坚持育人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防止形式主义,摆花架子和急功近利的做法。要深入到学校当中去。关工委关心的对象在学校,队伍的主体在学校,只有扎根学校,求真务实,关工委的各项教育活动,各项教育举措,才能落到实处,不走过场。学校是关工委的生命之根,活力之源,关工委的好经验出自学校,好点子出自学校,一些创新的理论认识,也往往来自学校,抓好学校是关工委工作的必由之路。

生活作风上,要按照党中央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树立正派廉洁的形象。关心下一代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从事伟大事业的人,是需要奉献精神的。

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关工委的作风建设一定要与社会的改革发展相适应,体现时代特点,时代精神,以蕴含优秀传统的新作风、新形象开展工作,与时代同步,与青少年同心,与改革开放同进。